排卵期出血,你知道多少?



一、什么是排卵期出血?

排卵期出血,顾名思义,就是发生在排卵期的出血。具体来说,就是随着成熟卵泡破裂即排卵之后,颗粒细胞丢失,雌激素水平略下降,不能维持子宫内膜生长,引起子宫内膜表层局部溃破,而发生突破性少量出血,称为“排卵期出血”。

二、什么时候是排卵期呢?

排卵期是卵泡期和黄体期中间的过渡阶段。大部分月经规律的女性,排卵期是在两次月经的中间。如月经周期为28天的女性,一般来讲,她的前14天是卵泡期,后14天是黄体期,她月经的第14天左右称为排卵期。也有个别的女性并不是在两次月经正中间的,也许偏前,也许靠后。

对于月经不规律的女性,排卵期就不好推测了。大多数“排卵期出血”只是少量的流血。排卵后,随着黄体的形成,黄体分泌足量的雌、孕激素,子宫内膜表层得到雌激素的支持,迅速修复而停止出血,所以仅会出现少量的流血。

三、排卵期出血的原因

关于排卵期出血的原因目前尚无定论,考虑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。

1、雌激素下降
在正常情况下,月经周期由卵泡生长发育、排卵以及黄体的形成、退化所控制。随着卵泡的生长,卵泡分泌的雌激素逐渐增加,在排卵前形成一个高峰。当成熟卵泡破裂即排卵之后,雌激素水平急骤下降,不能维持子宫内膜生长,引起子宫内膜表层局部溃破、脱落,发生突破性少量出血。之后,随着黄体的形成,分泌足量的雌、孕激素,溃破的子宫内膜表层得以迅速修复而停止出血。 

2、排卵前成熟卵泡分泌较多雌激素
个别学者认为,排卵期出血是由于排卵前成熟卵泡分泌了较多的雌激素,导致子宫内膜高度充血,部分红细胞外漏而出血。 

四、排卵期出血有哪些症状?

1、子宫出血
子宫出血发生在月经中期,出血时间从 2 ~ 3 小时到 1 ~ 2 天不等,可以自行停止;出血量一般少于正常月经量,可表现为点滴样或白带中带血丝;出血颜色从淡红到红色不等,有时仅为咖啡色分泌物。如果出血量同月经量,或出血时间超过 3 天,就需要到医院检查,以排除其他疾病,如阴道、宫颈、子宫内膜及卵巢的病变。

2、腹痛
腹痛可轻可重,表现为周期性月经中期下腹部疼痛或不适感,有的还可向腿部放射,即所谓的排卵痛,一般持续几个小时。如果出血同时合并排卵痛,应考虑排卵期出血。

3、不孕
不孕是因排卵期出血而中止性生活,错过受孕时机所致。

五、排卵期出血怎么办?

排卵期出血一般出血量少,时间短,偶尔出现一两次,对健康并无妨碍,多数人能够自愈,无须特殊治疗。
在出血期间应注意多休息,避免过度劳累;注意保持外阴清洁,防止感染;腹痛重时可予腹部热敷;禁食辛、辣、燥等刺激性食品,以免使出血量增多或出血时间延长。
倘若排卵期出血频繁出现,且出血量多,给生活带来不便,影响到性生活与受孕,则需要治疗。

备孕的姐妹需要注意的是,有临床研究发现,部分“排卵期出血”的人可能合并卵泡发育不良、黄体功能不足,这些可能会对受孕造成影响。所以,如果经常出现“排卵期出血”,且备孕一年还要不上孩子,还是需要求助医生的。



联系我们

全国咨询热线

  • 手机:020-8413 8131
  • 地址:广州市海珠区琶洲大道东8号广州国际采购中心1118室
  • 邮箱(E-mail):zhenghe@expozh.com

主办单位

合作单位

关注我们

扫一扫,关注微信

扫一扫,马上报名

 粤ICP备14058608号 Copyright  @  2024  广州正和会展服务有限公司  版权所有


技术支持:联享品牌网站建设